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 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如何拓展科学传播理念——创新科普工作之我见

2012-08-01 10:14     
 

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科普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但科普工作仍然难以摆脱边缘化的地位,反思起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科学传播领域存在的差距和滞后,并且从根本上提升科学理念,以求提高科普活动层次。

我国科普单一肤浅

科普理念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和科普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形式向公众普及技术和知识。“理解”科学就是赞颂科学,强化科学的权威解释和科学的不可质疑性。鲜有对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科学家的伦理责任进行思考和质疑,即使有也往往出现在社会科学界,而在科普界似乎是一个禁区,妄谈获得支持和鼓励。

科普工作边缘化。科普的定位不准,定义过于宽泛,目的不明确。将科普等同于文化、体育、娱乐、妇女、卫生、就业培训等其他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科普似乎无所不在,反而使科普可有可无,出现边缘化的趋势。

科学传播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将领导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将主要精力放在开、闭幕式的组织上,邀请领导和嘉宾风风光光,而对公众的组织和参与不够重视。内涵单薄,内容常限于养生保健、居家生活、家庭节能等实用技术上,场面十分热闹,但科学含量不足。

科普研究的浮躁和肤浅。科学传播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研究体系,研究人员的队伍不强,人数也不多。另一方面,科技界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现象也同样会对科普界产生影响,其表现之一就是缺乏坚持深入和长期研究的精神,提出结论过于随意。我国的科普研究专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所。由于理论研究与第一线的科普实践脱节,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科普活动现场很少见到科普研究专家的身影。

策划思路狭隘,原创作品(活动)贫乏。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我国的科学传播工作后劲不足,有影响的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几乎没有,能够参与国际交流的科普活动和项目寥寥无几。科技周、科技节、科技日的活动数量虽然成百上千,但其中精品很少,主题往往雷同,形式基本相似。

一位曾经考察过我国科技传播活动的英国科普专家在他的访问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科技周、科技节活动起步不晚,但多年来没有进步。批评固然尖锐,但中肯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当我们感叹中国何时能出现《寂静的春天》这样的传世科普作品时,不妨从源头的深处作一番反思和探究其中,拓展科普理念是关键。

多维度理解科学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总体上非常不足,因此进行传授式的普及活动不仅必要,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内,应该成为我国科学传播的主旋律。但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科学正当性的共识开始弱化的背景下,我们在进行“后置传播”(传播已发现的科学事实、技术创造、英雄事业等)的同时,也应该开展对“正在做”的科学研究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讨论和预测,鼓励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参与对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和后果的思考和辩论,如:环境、能源、灾难、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人类(动物)克隆技术、科技丑闻等。

当科学传播对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和科学前景预测的时候,科学普及将更大程度地进入社会和社会科学层面,与社会科学的联手自然得到加强,但科学技术始终是传播和创作的源泉。通过多角度、立体的科学传播,促进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深化科普研究内涵

科普研究首先要围绕科学传播的理念和目的。科普理念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当前,科普理念落后的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科学传播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关键,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其次,要重视科普工作的定位和独特的社会作用。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社会功能、组织宗旨和活动空间。社会组织和活动之间可以有交叉,有渗透,有融合,有合作,但各自的社会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否则,该社会组织不会有发展能力和前途,其活动也不能可持续进行。

另外,科普研究应结合科普实践,系统地、深入持久地研究和解决我国科学传播面临的具体向题,如:科普项目策划和管理、项目(活动)运作机制和模式、科普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等。

加强文化型科学传播

科学普及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实用型科学传播、文化型科学传播、公民型的科学传播。当前我国主要处于实用型科学传播阶段。绝大多数的科普活动以传播技术的、医学的、生活的、生产的实用技术为主,倾向于“硬”的科学技术。这类科普活动对老百姓很有吸引力,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科学普及都是十分必要和不可缺少的形式。

文化型科学传播不像实用型科学传播那样马上产生效用。但大多数具有影响的项目都以探究科学的奥秘,推进公众与科学的关系,对科技的正当性和负面影响进行思考,营造和谐的科学和社会氛围为目标,倾向于“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环境。

文化型的科学传播需要更多的科学内涵,与文化艺术有更多的互动和结合,能够让科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找到相遇和合作的空间。当然,文化型的科学传播项目要求明显高于实用型的活动。但如果公众能够从文化型的科学传播中获益,他们就能判断和鉴赏科学的内涵。无疑值得大力探究和实践的。

公民型的科学传播则要求公众出于公民的责职、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和科技决策。因此,对社会民主和公众科学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上海市科协学术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