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 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人类被第一次冷冻

2017-02-22 11:07     

  这是人类对抗死亡、疾病和时间做出的勇敢尝试。  

  从很早开始,人类就在梦想着将人体冷冻了。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教师罗伯特·艾汀格(Robert Ettinger)出版了《不朽的远景》,在书中,他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蓝图:冷冻人将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危重的病人将可以被冷冻起来,等待科学技术发展的拯救。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成熟了,人类甚至连时光机都不需要了——只要眼睛一闭一冻,睁开眼睛的下一秒,你可能就已经身在公元3000年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在那个年代,人们才刚刚开始摸索如何将人冷冻起来,同时避免细胞组织因为水分结晶而粉碎,后续应该如何解冻复苏更是毫无头绪。但是这些乐观的科学家们,却对未来的后辈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不管怎么样,我们先把人冻起来,后面的事,就交给你们干吧! 
  这个想法很快被付诸现实。1967年1月12日,一位名叫詹姆斯·贝德福德(James Bedford)的男子,成为了史上第一个被冷冻保存的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如今,他依然躺在超低温的储存罐中,等待未来有人将他唤醒。


                                  詹姆斯·贝德福德(图源alcor.org) 
  詹姆斯是加利福尼亚的一位心理学教授,1965年他被诊断出了肾癌,不久后肿瘤转移到了肺部。1966年,他认识了加利福尼亚低温学会的主席罗伯特·尼尔森(Robert Nelson),并从他口中了解到这项新兴的冷冻技术。 
  詹姆斯是极富冒险精神的人——1958年,已经64岁的他刚刚退休,就跑到非洲的大草原和亚马逊的丛林里进行了一番生死探险。可想而知,詹姆斯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并爽快地签下了参与实验的志愿书,希望未来的技术可以最终将自己复苏并治愈。 
  但在那个时候,他或许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第一个实验品。 
  1967年的1月12日下午1点15分,詹姆斯在疗养院中经历了心肺衰竭,并立即被送到了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手忙脚乱中,医生们给詹姆斯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而詹姆斯的妻子和儿女则疯狂地给尼尔森打电话。他们知道詹姆斯的病情凶险,癌症将他折磨得形容枯槁,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拖延了,冷冻成了挽救他们亲人的唯一方法。尼尔森在电话中叮嘱他们将詹姆斯放在冰床上降温,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他带着全套冷冻设备和几个技术人员出现在了医院。 
  这场冷冻实际上准备仓促,执行的技术人员也紧张地双手发抖。这时候的詹姆斯已经失去了心跳以及自主呼吸,技术人员们先是给他注射肝素,防止血液凝固,之后,他们将一种名为DMSO的冷冻保护剂从詹姆斯的双侧劲动脉注入,并通过胸部按压以及球囊呼吸器通气令他保持循环。


枯瘦的詹姆斯躺在床上,技术人员一边用面罩和按压器给他急救,一边在他的颈侧注入保护剂(图源alcor.org) 
  之后,詹姆斯被包裹进一个全新的涤纶聚酯睡袋中,随后被放入装满干冰的、温度低至零下79摄氏度的保温罐,降温完全之后,他从医院出发,被送往亚利桑那州的冷冻仓库。在这里,詹姆斯随即被转运进温度只有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


                               运输用的保温罐(图源alcor.org)

   
                         人们将詹姆斯转移至液氮罐中(图源alcor.org)


            詹姆斯躺进液氮罐中后,技术人员们又朝里面添满液氮(图源alcor.org) 
  液氮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冷冻方法,它们不耗电、温度恒定、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小,詹姆斯的“借住”时间被设定为无限期,当医学能够治愈所有疾病时,就是他醒来的时候。


                           詹姆斯的女儿,站在冷冻罐旁(图源alcor.org) 
  1991年5月25日,在液氮中沉睡了24年后,詹姆斯再次被转移,这一次,他被送进了一个更加先进的冷冻罐中。温度记录表显示,在这24年间,他所在的液氮罐内的温度,最高也只有零下145摄氏度。


                        詹姆斯又被转移进最先进的冷冻罐中(图源alcor.org) 
  从1967年詹姆斯被冷冻开始,至今已经有400多个人躺在了液氮中,而签署下志愿书的人目前已有3000人之多。也许将来真的有一天,当科技进步得足以让我们挣脱开生老病死的束缚时,这些世界上第一批的勇者会睁开眼睛抵达自己的明天,恢复生活的梦想。

(转自《蝌蚪五线谱》)

分享到: